背景介绍:公司使用的网络容器是tomcat,引入了log4j,研发的代码中记录了详细的日志。所有的网页行为包括后套的job定时任务等,都会把日志按定义的级别写入tomcat/log/catalina.out文件中。那么监控该文件,就能捕获可视页面无法感知到的错误。Linux下使用命令:tail -f catalina.out |grep -C 36 ERROR该命令实时读取日志文件,
用了几天splinter,发现github上维护的开发就1个,有问题提交过去得到的响应也很不及时(github上的issue频率判断的),要尝试的这个框架的同学请慎重考虑。不过它又抽象了一层,用起来还是很顺畅的。# Example from splinter import Browser with Browser() as browser: # Visit URL url = "http://www.google.com" browser.visit(url) b
首先我在自己的github上新建里一个干净的git项目,命名为gitobject我将项目克隆到我的本地:$ 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windanchaos/gitobject.git Cloning into 'gitobject'... remote: Counting objects: 6, done. remote: Compressing objects: 100% (2/2), done. remote: Total 6 (delta 0), reused 0 (delta 0), pack-reused 0 Unpacking objects: 100% (6/6), done. Checking connectivity... done.当
2016年上半年研究过一段时间infer,最难的是安装到ubuntu上各种依赖环境要解决,最后在公司的java代码上跑出来30多个可能存在空指针的代码段,并提交给研发处理。在使用过程中,我发现了一个infer的bug,并提交到infer的github上,该问题在:https://github.com/facebook/infer/issues/442当然我的大部分提交都阵亡了,研发看了存在
写在2017年初,对2016年工作生活做一个简单总结,并展望2017。工作方面:在互联网电商创业公司继续工作,继续技术累计,主要有以下收获和不足:1、主导公司发版工作,完成和改善了公司的脚本发版脚本,shell脚本能力得到实践和提升,对linux的熟悉程度提升,发版过程中涉及的管理能力得到极大提升,并用日志方
通常的查找元素方法browser.find_by_css('h1') browser.find_by_xpath('//h1') browser.find_by_tag('h1') browser.find_by_name('name') browser.find_by_text('Hello World!') browser.find_by_id('firstheader') browser.find_by_value('query')方法返回的结果是一个list,通过以下方法可以返回第一个、最后一个或指定位置的元素。first_found = browser.find_by_name('name').first last_found = b
已经开始实践过一些selinum的自动测试,发现要维护好一个简单的case消耗的精力远远大于获得的回报。但是这个值得(技术能力)深入学,工具无好坏优劣之分,只有适合不适合。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自动化测试的文章,现摘录一二:以下内容引自:2014年自动化的个人感想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场所1、功能回归测试、冒
由于最近拓展视野,发现了splinter和 Hp Utf 两个东西,很想去学习,基于django的自动发版系统又不能半途而非(实属自我约束,不能太没有恒心)。故而,更新日志的就不用django的web方式了,因为我尝试了很久,python本来就不熟悉,困难那是重重的,直接上python提供的mysql接口更新git的log日志。以下是代码:import time,dat
1、Django throws django.core.exceptions.AppRegistryNotReady: Models aren’t loaded yet或者报错:django.core.exceptions.ImproperlyConfigured: Requested setting DEFAULT_INDEX_TABLESPACE, but settings are not configured. You must either define the environment variable DJANGO_SETTINGS_MODULE or call settings.configure() before accessing settings.import django os.environ.setdefault("DJANGO_SETTINGS_MODULE
2016-02-16 18:16:322、分时系统。把处理机的时间分为时间片,时间片分配给作业使用。片期内未完成则暂时中断等待下一轮分配,并把控制权交给其他作业使用。3、操作系统功能:处理机管理、存储器(主存)管理、文件管理、作业管理、设备管理。4、进程: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可并发、具备独立功能的执行过程,是
单位的应用是微信商城,若使用LD对商城进行性能测试,微信的鉴权是个大问题,除了让研发去掉鉴权的代码来测试外,LD自身提供的特性也可以达到录制的目的。下面简单介绍录制的方法和思路。方法一:fiddler代理+手机代理录制方法二:fiddler代理+微信开发者助手录制。都需要fiddler中Tools—>Fiddler Options—>connecti
作为测试研发进阶的初级菜鸟,最近看公司研发写的工程代码,有些规则的命名,然不知道具体意义。以下内容来自网络。PO(persistant object)持久对象在o/r映射的时候出现的概念,如果没有o/r映射,就没有这个概念存在了.通常对应数据模型(数据库),本身还有部分业务逻辑的处理.可以看成是与数据库中的表相映射的java对象.
分支管理git pull origin A:Bgit branch –set-upstream-to=origin/develop develop实践:拉取远程代码到本地:git pull origin release/Mandy_final:Mandy_final要更新代码,使用:git pull origin Mandy_final提示“fatal: Couldn’t find remote ref Mandy_final”不知道原因,假设git pull 分支的时候,origin 之后的分知名不是本地的,而是远端的。验证假设:git branch
参考:http://www.pygit2.org/install.html依赖包:Python 2.7, 3.2+ or PyPy 2.6+ (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headers)Libgit2 v0.25.xcffi 1.0+sixtox (optional)安装依赖包:sudo apt-get install libssh2-1-dev sudo apt-get install libgit2-dev sudo apt-get install python-tox python-cffi python-six安装:wget https://github.com/libgit2/libgit2/archive/v0.25.0.tar.gz tar xzf v0.25.0.tar.gz cd libgit2-0.25.0/ cmake
IE、chrome、firefox等按F12可以掉出它们自带的页面调试工具,作为测试当然不能非常精通在页面上修改样式,调试页面jsp,js,但是却可以很轻松的使用它来分析网页的性能优化项。基础篇现在的网络模式粗糙的理解,就是BS结构(客户/服务端),一个负责请求展现,一个负责响应提供内容。这个过程包括底层网络的三